醫保外用藥險怎麼買?共享保額vs獨立保額
真實案例警示:以為300萬額度萬無一失,結果自掏30萬!
深圳的張先生去年駕車不慎追尾電動車,造成對方重傷。
傷者治療過程中使用了大量進口醫材和特殊藥物,總醫療費用高達40萬元人民幣。雖然張先生投保了300萬元額度的第三者責任險,卻因醫保外用藥保障選擇了「獨立10萬元額度」,最終不得不自掏腰包30萬元。
這筆突如其來的巨額支出,幾乎耗盡了他多年的積蓄。
根據國家醫保局公布的數據,目前醫保目錄僅涵蓋1.6萬種藥品,而市面上流通的藥品總數超過19萬種。這意味著在重大事故中,傷者使用的藥物有超過90%的機率需要自費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隨著醫療技術進步,許多效果更好的新藥、進口器材往往都不在醫保範圍內。
獨立10萬元額度:高風險的財務陷阱
有些保險公司可能跟你說,買第三者保險「包」10萬元醫保外用藥。這個究竟是什麼?
這種模式下,醫保外用藥的保障額度與主險(就是您的第三者責任險)完全分開計算。一旦傷者使用的自費藥品超過10萬元,超出部分就必須由車主自行負擔。
以張先生的案例來看,40萬元的醫療費用中,保險公司只理賠了10萬元,剩下的30萬元全數由他個人承擔。
共享三責險保額:全面的風險防護
有另外一個選擇,就是讓醫保外用藥的保額跟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額共享。
選擇共享模式的話,醫保外用藥的理賠額度將與主險合併計算。
如果投保了30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,那麼醫保外用藥的理賠上限也是300萬元。在同樣情況下,張先生若選擇共享模式,40萬元的醫療費用將全數由保險公司承擔,無需自掏腰包。
買港車北上保險時候需要留意什麼?
各位車主買保險時候,仔細查看「附加險條款」中有關醫保外用藥的約定。若條款中明確寫著「保額10萬元」且未註明共享,就表示您正面臨潛在的高風險。
其次,新投保時務必主動要求勾選「共享保額」選項,通常只需增加少量保費即可獲得全面保障。定期檢視保單內容,確保保障範圍與時俱進。
用數據說話
廣東省2023年車險理賠數據顯示,選擇獨立保額模式的車主中,高達62%曾因醫保外費用超額而自付賠款;反觀採用共享模式的車主,僅3%會遇到超過主險額度的情況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,重大交通事故中醫保外用藥的平均花費已達25萬元,遠超獨立保額的10萬元上限。
聰明投保的關鍵抉擇
現代醫療技術日新月異,許多救命的新藥、新療法往往價格不菲。若因投保時的一個小疏忽,導致意外發生時必須在「救人」和「破產」間做選擇,這樣的代價實在太過沉重。
所以各位車主們,確保醫保外用藥選擇了「共享保額」模式。
不要一時為了慳得嗰少少錢,釀成日後賠大錢的遺憾!
“「保險的真諦不是在事故後拿到理賠,而是在事故發生時不必為錢煩惱」”